close

(轉貼網友文章~http://www.taiwanonline.cc/blog/阿森/3672.html)

想評估某單一事件如髒話或子彈對選舉的影響,我認為這樣的目的,就是要在日後發生同樣事件的時候套用上去,用來預測(或解釋)何以如此。

比如說大家都想知道莊國榮的「X女兒」事件造成謝長廷掉了(或增加)多少票,南北區域有否不同.......等等。

或者是鄭弘儀的髒話事件,還有連勝文子彈門事件,對各區域的選票造成多大的影響。

現在很多人以分析師為職業,無論是選戰分析、股票分析、國際情勢分析,甚至歷史分析,都是百家爭鳴。

這些分析都是建立在認為「事實是可以逼近的」這樣的認知上。

我想舉一些例子來說明。

比如說股票的漲跌,涉及的層面其實還沒有選舉廣,但是股神華倫巴菲特說過:預測股票明天的漲跌,是上帝才做得到的事情。

像BillyPan大也想做選舉預測這件事,但是......說實話結果並沒有很準。

要先肯定「google 的關鍵字真的和選票有很大的相關」才能做,但其實人類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雖然我對這個沒有研究,不過我想推薦大家看《黑天鵝事件》一書,它對於人類是否能真正分析研究進而預測事件有深入的討論。


NewLife 大認為(我做了修改,但自認為原意應該不變):

這是把消費者行為的研究,套用在選民身上。就是說把候選人類比為商品。用品牌的理論或者消費者行為學的理論來套用在候選人的個人形象和選民選擇候選人的行為研究上。

更細部的,可以再談品牌忠誠度(所謂深綠深藍等) 投票行為,又或是從PR的角度來看,怎麼樣經營選民。

所以,這不是在預測。

這是在針對選民的行為,研究出可行的競選策略,贏得喜好。

又或者說,從商品設計來迎合消費者。
不是已經有商品,要預測消費者買或者不買?



分析槍擊事件對選戰造成的影響,當然不是在預測,但要是不能運用在日後的選舉上,分析這件事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分析的目的就是為了預測

而且,要是不能運用這項分析,也就是不能去預測未來的話,分析是否精準,就很難(或者該說是沒有可能)驗證的出來了。

假設有分析說莊國榮事件影響了30000票,要如何知道這個分析是否準確?


根據分析,推出某項商品,其實本身就是在預測(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塑造商品,就會有多少人買,所以該定價多少)。

但是事實證明,這根本預測不出來。

比如說之前有一陣子 Motorola 和 Nokia 還有很多品牌的手機大戰,大家都在依調查預測結果開發各種新功能例如聲控撥號、手機音質最佳化等等........

結果那一陣子,事後證明席捲市場的改變,是簡單到任何一家廠商都做的出來的手機鈴聲多樣化。

沒有任何一家大廠的分析,預測到會是這個。這不是在開玩笑,他們可是都在做生死存亡的戰爭。

又比如說 B.B.call 的年代所做的調查顯示,台灣人八成都認為自己不需要手機,就算給他他也不會想使用。結果大家也知道了。

從IBM的成功到微軟的成功(Mac 的低潮期),一直到後來 google 的成功,ipod & iphone 的成功,Mac的市值超越微軟,這種種的轉變,不用說有人可以把它量化,根本沒有人在事先敢肯定(只要90%就好,每次喔!)會有這樣的事件。

畢竟如果他預測到這種事件的話,他不早就發財了嗎?比如說從ipod的成功,量化分析之後,得知iphone也100%會成功,就趕快去投資蘋果股票。

公司本身當然對商品和消費者做了分析,然後以分析結果擬定商戰策略,但是成功的公司有做分析,失敗的公司一樣有做,而且可能花的錢更多。要如何在事先就知道哪一方是對的?好像這其實就是預測。

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有某種方法分析出連公子槍擊事件在這次造成了多少選票移動,還是沒有用。

因為下次就算真的這麼準還是神豬,啊不,連公子再度遭到槍擊,一定不是在一樣的場合。

當時的選民連人都已經不一樣了。每個人心情和遇到的事也不一樣了。

意思就是我就算知道台塑這次的六輕公安意外,造成了它的股票漲跌多少點,下次再發生公安意外時,就算是相同規模,一樣不知道會讓股票漲還是跌......

更不用說漲多少點跌多少點了。

我覺得之所以有這麼多分析,是因為人都有自動連結周遭事物的關聯,並越來越加強這個關聯的傾向。

但其實到目前,還沒有任何人接近成功。

如果真的成功了,人就進入神的領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nkin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